张仃:第一位会见毕加索的中国画家
张仃先生是一位大美术家。这里所说的大,是包罗之大。在他近80年的从艺生涯中,他从事过众多门类的艺术实践,漫画、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空间设计、展陈设计、徽志设计、邮票设计、舞美设计、服装设计、动漫设计等等)、装饰绘画、中国画、壁画、书法、艺术批评、艺术教育,所有这些领域,他都有广泛而深入的涉猎,甚至有开拓和首创之功。
作为画家,特别是作为焦墨山水画家的张仃,知名度要高于作为设计家的张仃。这是因为张仃先生从事设计工作的年代离我们有点远了。还有,他那个年代也没有著作权意识,很多国家形象设计任务在那个年代都不会突出设计师本人,设计师的政治觉悟也让他们低调和沉默,所以,每个中国人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政协会徽、国徽、共青团徽,又有谁知道它们的设计者是张仃呢?天安门城楼今天的形象:在旧有的宫殿建筑上,加上八个大红宫灯,左右城楼上各插上四面红旗,城楼正中屋檐下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城门之上悬挂领袖巨幅画像,两侧嵌入两块标语牌一一经过这样的设计包装,一座代表封建帝制的宫殿建筑就改变了形象,成了喜气洋洋大气端庄既古且新的新中国的代表形象,这个案例,也成了新中国设计事业的历史开端,成为古为今用的一个设计经典。而它的总设计师,包括开国大典活动、开国大典纪念邮票的总设计师,就是张仃。
张仃从事设计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和南京为报纸设计版式,而他真正成为一个设计家却是在延安。由于工作需要,张仃离开鲁艺的讲台到文艺家抗敌协会负责筹办俱乐部,他用延安的土材料土工艺硬是在窑洞里设计出了边区最时尚的娱乐空间。他还给延安的剧院设计舞台布景和服装,甚至给化妆晚会设计面具,给大生产运动的成果设计露天展览会,让来延安采访的中外记者无不惊讶。在延安流行着诗人艾青的名言:“张仃到哪里,摩登就到哪里。”
1995年张仃探望病中的叶浅予
建国后的张仃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实用艺术系主任,后又在1957年主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工作,成为新中国实用艺术、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工作的学术掌门人,为建设有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的中国设计学派而殚精竭虑。
他是从1951年到1959年间在西欧和东欧举办的各种世界博览会的中国馆的总设计师;
他是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北京十大建筑美术组的组长;
他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美术组负责人;
他是中国第一个壁画专业的创立者;
他是首都机场壁画群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他是中国设计艺术类最高学术期刊《装饰》的创立者;
他是第一个在艺术院校为民间艺人建立工作室的人;
他是动画片《哪吒闹海》的总设计;
他是辛酉生肖邮票的作者;
......
还可以列出很多个第一来证明张仃同设计、装饰、工艺美术、实用艺术、民间美术的关系,但都不重要了,无所谓了。一句话,没有张仃的存在,一部新中国的实用艺术史根本无从写起。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以他特殊的才华,先是包装了延安,后又包装了新中国。他大胆地向20世纪的西方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借鉴先进观念,同时又极其自信地在本土的民间艺术传统里掘井及泉,推陈出新,力图创建有生气有力量既传统又当代的刚健清新的中国设计学派、装饰画派和实用艺术教育体系。他硕果累累,桃李天下。所有人都亲切地叫他“我们的老院长。”
“我们的老院长”生前多次来到深圳,他在这里的八九盛夏为香港中银大厦创作了最重要的焦墨山水钜制《昆仑颂》。他有很多学生是这座设计之都的精英翘楚。今天,在他100周岁的时候,他再次来到深圳,并带来了不同时期的作品,有些还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弥足珍贵。
“向设计致敬——中国设计艺术学科创始人艺术研究系列展之张仃”将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张仃的设计艺术作品及文献100件(套)(标志、招贴、壁画、动画、漫画、邮票、室内设计)、张仃书画作品(国画、写生、书法、重彩装饰画)100件,以纪念和缅怀这位为中国现当代美术留下了一座不朽丰碑的艺术大师。
本次展览共分七个板块呈现,分别是:
一、漫画时代
20世纪30年代,流亡关内的东北少年张仃,愤然以漫画为投枪匕首,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时代洪流。他的漫画造型准确、简练刚强,极富鼓动性和吸引力。
叶浅予等人回忆说:“张仃这个名字在30年代初露头角时,漫画刊物和编者们好像发掘到一座金矿,舍得用较大篇幅发表他的作品”。
二、新中国形象设计
新中国成立前夕,张仃出色的完成了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徽设计,随后,他领导国徽设计小组,参与国徽设计、开国大典典仪艺术设计,以及后来的团徽和团旗的设计。开国大典的景观设计,尤其是巨型宫灯缀饰成为经典的艺术设计范例。他还主持设计了中南海怀仁堂和勤政殿,参与并完成了“开国瓷”设计,以及被聘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美术组长。
1996年9月在深圳给“平面设计在中国1996”获奖者颁奖
新中国成立之初,每一次国际重大展览会中国馆的总体设计,全部由张仃先生设计完成。如1951年和1953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1953年前苏联工农业展览会、1956年巴黎国际博览会、1955年叙利亚大马士革博览会、1956年维也纳国际博览会等,为我们赢得了国际友人和设计界的赞誉和高度评价。
三、邮票新风
张仃先生领衔或执笔完成的邮品有数十种之多。1949年,张仃与钟灵共同设计了新中国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1950年,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1957年,与张光宇、邱陵和钟灵共同设计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邮票,这些邮票在服务于政治宣传的同时,也关照了艺术的感受性与中国的民族审美情绪。实现了政治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成为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政治宣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经典范例。
作为新中国邮票艺术新风的倡导者,除了政治性的邮票设计,在20世纪50年代,张仃还创造性地运用民间剪纸和土布印染图案等人民喜闻乐见的视觉元素,设计出朴拙精巧且具有文化价值和浓郁民族气氛的邮票作品。20世纪80年代,张仃设计的首枚生肖鸡票,其设计造型夸张,色彩绚丽,风格隽永,代表了张仃邮票设计的最高成就,成为人们争相珍藏的邮品。
四、毕加索加城隍庙(彩墨及装饰绘画)
张仃少年时代就十分喜爱民间艺术,尤其是宗教绘画。早年他对西方现代绘画精英,如珂弗罗皮斯、格罗斯,马蒂斯、鲁奥等人有过认真的研究,尤其对毕加索作过深入的学习。他是中国第一个会见毕加索,并与之互赠礼品并亲切交谈的中国画家。1961年,他去云南采风,亚热带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使他蕴藏心底已久的艺术灵感喷薄而出,创作了数百幅惊世骇俗的水墨重彩装饰绘画。漫画家华君武戏称为“毕加索加城隍庙”。其大胆的变形,绚丽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亲切的民间情怀,神奇的造型语言,成为那个保守和沉闷年代的空谷传响。这批作品在“文革”大都被人付之一炬,并给他带来政治上的迫害,以及生活上的灾难和艺术上的沉重打击,劫灰中的几幅幸存之作,由他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民间收藏凤毛麟角,本次展出的作品,弥足珍贵。
五、墙梦(壁画创作)
20世纪60年代初,张仃亲自创立了中国首个高校壁画专业,并率先提出壁画复兴倡议。1979年,历史再一次将艺术设计的重任托付给张仃先生,由他主持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型壁画群的设计,并亲自创作了候机厅大型工笔重彩壁画《哪吒闹海》,实现了自己的壁画梦想,也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中国新壁画运动和公共艺术的新时代。随后,他又在北京地铁、长城饭店、昆仑饭店、石家庄火车站、香港中银大厦创作了一系列巨幅壁画,为美术界走出“文革”,呼唤审美思想解放,催生中国文艺春天的提前到来,留下永远不可磨灭的功绩。
六、童真(动画美术设计)
1978年,张仃先生担任上海动画制片厂《哪吒闹海》的美术总设计,并亲自为该片绘制了电影海报,这凝聚了张仃先生40年的漫画创作和装饰艺术理念精髓。该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彩色宽银屏动画片,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三届“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还获得了法国青年童话电影节宽银幕电影奖和第三十三届嘎纳电影节特别放映奖。
七、中国画革新与创作
自“五四”以来,中国画坛上存在着两种思想:保守主义和虚无主义。这两种思想争论不休,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初,美术界爆发了一场关于中国画问题的大辩论,当时张仃正好调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并担任该系党总支书记。张仃认为,保守主义和虚无主义都无益于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他鼓励老画家推陈出新,从长期临古的套子中跳出来,到生活中去,获取新的感受,处理新的题材,发展传统技法。对虚无主义无视民族传统、历史遗产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1954年春,张仃同李可染、罗铭一起南下采风。回京后在北海悦心殿举办的江南写生展览,用行动平息了当时关于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出路的争论,并开启了中国山水画走向自然,反映生活的一代新风,被吴冠中誉之为“中国画革新的里程碑”,并撰文指出“建国三十余年来的山水画新风格蓬勃发展,大都是从这个展览会的基点上开始成长的”。当时的写生和创作,大都损毁于“文革”时期,本次展出的作品为民间收藏,尤为珍贵。
在我国艺术界,张仃是为数不多的延安时期的艺术家和教育家。改革开放之初,张仃先生曾多次来深圳写生创作,参加深圳举办的重要艺术展览及深圳美术节等活动,对于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有深厚的感情,对于深圳的文化建设、关山月美术馆的学术建设给予过重要指导。张仃的艺术及设计,古今通会、中西合璧、整体统一,语言丰富,充分体现了时代风貌、中国气派、民族风格,是中华民族的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张仃(1917年7月7日-2010年2月21日)号它山,中国辽宁黑山人,现代中国艺术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书记、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黄宾虹研究会会长等职。